2024年3月20日,由福建省商務廳和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閩港『興』動能 - 盛『業』融兩地 - 金融服務閩港發展合作論壇」于香港交易所金融大會堂舉行。來自香港與福建近200名政府領導、社團代表、商界領袖等彙聚一堂,交流分享閩港兩地發展優勢,並探討包含金融、經貿、教育、文化、人才培養等多領域的合作機遇。
當前,福建處于加快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譜寫中國式現代化福建篇章的新階段,香港也正處于「由亂到治」走向「由治及興」的新階段,閩港合作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深度、廣度和活力。
開場環節由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先生進行視頻致辭。他表示,福建與香港關係密切,福建鄉親是香港人口第二大祖籍來源地,在港閩籍鄉親人才輩出,在不同領域建樹良多,對維護「一國兩制」做出了突出貢獻。香港正在不斷深化與內地不同省市的交流合作,貫徹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推動國家高質量發展。「閩港合作會議」機制不斷成熟,成果豐碩。期望兩地携手前行,爲閩港合作創造更璀璨的未來。
興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呂家進先生在致辭中表示,閩港兩地,地緣相近、人緣相親、商緣相連,歷來都是交流合作的重要夥伴。興業銀行是閩港携手發展及其背後中國故事的見證者、受益者。36年來,興業銀行總資産突破10萬億人民幣,按總資産位居中國銀行業第8位,按一級資本位居全球銀行業第17位。香港分行成立10年來也實現了較快發展,總資産已超 2300億港元,助力近200家福建企業來港發展,爲1500多家香港企業融資融智。興業銀行將以更大努力服務閩港合作,爲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貢獻力量。
福建省商務廳二級巡視員陳秀英女士表示,福建是中國最具吸引力、最具競爭力的區域之一。去年,中央加大力度支持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設立了中印尼、中菲經貿創新發展示範園區,率先在福建省自貿試驗區開展了對接國際高標準、推進制度型開放試點。期待閩港兩地加强産業和經貿合作,加快發展新質生産力。
香港福建社團聯會榮譽主席、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林廣兆先生在演講中表示,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是靠天時地利人和組成的。3月19日,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正式完成,將有效保證在港企業的合法經營利益和財産安全,使香港保持對世界各地資本的吸引力。
香港福建社團主席施清流先生在主旨演講中提到,長期以來,閩港之間保持著密切的聯繫。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香港作爲國際大都會,地理上互相依賴,經濟文化上緊密相聯。閩港兩地合作已經拓展到各個領域,不僅促進了兩地的經濟發展,也加深了互信和友誼。在新的歷史節點上,閩港兩地可以進一步加强經濟貿易、科技創新、金融領域、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爲兩地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第十四届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先生指出,閩港兩地經貿往來頻繁,人文交流緊密,進一步全力促進閩港之間的合作交流是推動祖國統一大業的需要。福建是粵港澳大灣區的近鄰,大灣區具有金融、科技、製造等優勢的産業,可以爲福建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提供支持和借鑒的經驗。
紫荊雜志社社長楊勇先生在演講中指出,「金融是經濟的命脉,文化是經濟的靈魂」,文化交流工作將對社會各行各業産生不可估量的意義。閩港兩地的文化交流有著良好的基礎,福建是文化遺産大省,香港是中西文化薈萃之地,建議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兩地的文旅交流、藝術交流等方面搭建更多的平臺。
香港品質保證局總裁林寶興先生表示,閩港兩地政府于去年6月簽署合作備忘錄,鼓勵更多福建企業利用香港資本市場、金融、專業服務進行綠色及可持續投融資和認證。香港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優勢,可以連接境內外的綠色資金,支持內地、亞洲甚至全球的綠色轉型,在國際綠色金融市場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校長蔡輝森先生表示,福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福州一中承載著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和殷切囑托。青年是祖國之未來、香港之希望,閩港兩地青年交流必將爲他們提供更加廣闊的成長空間,深入瞭解祖國文化,厚植家國情懷。相信通過多方共同努力,這些充滿活力和創造力的青少年必將成爲閩港兩地合作發展的中堅力量,並有力推動一國兩制行穩致遠,助力强國建設和民族復興。
建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栗潜心女士表示,近年來閩港合作不斷深化,經濟聯繫日益密切。香港的發展經驗和福建的改革創新交流碰撞,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有力推動兩地産業鏈、創新鏈、資金鏈和服務業的對接融合。香港是福建企業境外融資的首選地,目前有102家企業在港上市,總市值達1.6萬億港元。相信隨著閩港合作持續深化,將有更多福建企業選擇赴港上市。
論壇上,爲進一步深化閩港兩地在港口、文旅及青年交流領域的深度融合,福建省港口集團有限公司與招商局港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旅游發展集團與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學與香港培僑中學,在現場進行了戰略合作項目簽約。
2024-03-21